基于大数据背景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以九好集团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24 03:07: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次研究将立足于“大数据”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等相关理论,以丰富会计信息内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的,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新的意见。同时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为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为后期信息质量的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笔者想从以下几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论述大数据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阐述大数据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合理且有效地运用大数据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会计信息方面的研究比较少,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的相关研究也相对较晚,主要成果如下:

(1)会计信息质量的特点

1992年,国家颁布了会计实施准则,其中就有讲到会计信息的基本要素,其中对于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以及及时性等进行了严格的要求。2000年,国家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其中详细列明了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八项基本指标。财政部(2006)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重新修整,并正式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更加详细、具体的要求。2013年,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的特点,针对中小型企业专门颁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对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做出了专门的要求。

(2)关于会计信息评价指标的研究

通过对我国各类企业会计信息的专项研究,2004年会计信息质量课题研究组提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同,对于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进行会计信息评价时,需要结合使用者的需求来进行,所以在不同的情况下要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安庆钊(2007)提出,根据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进行会计信息的处理时,会计信息的特征不仅能够起到提示的作用,还能引导信息处理方式的建立。他认为,要想获得更加高效的会计信息,应该加强信息特征之间的逻辑性,而不应该只考虑他们之间的平衡关系。

王小娟,万映红(2015)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会计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各会计信息特征之间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且考虑了信息时代背景。在该评价体系中,共分为目标层、要素层、指标层三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层次对应着不同的指标,综合这些指标因素,就能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

除上述会计信息特征之外,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一直强调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其应用情况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决策,从而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及运转情况,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是国内主要的研究方向。

(3)关于大数据在会计信息质量的应用

冯萍(2018)认为,大数据时代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当前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知,对会计信息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既包括来自外部的原因,也包括企业自身这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公司角度来说,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必须注重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增加会计信息的来源,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分析水平,从而确保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程阳(2018)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各种信息的更新都是十分迅速的,会计信息也是一样,在信息呈爆炸式增长的同时,对于信息正确性的判断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今,经济市场上频频出现信息造假情况,究其根本,还是没有从法律层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如果能够利用法律武器对这种情况进行严格管控,这种情况一定能够得到改善。因此,政府部门应从立法的层面出发,对互联网信息的发布流程进行规定,包括责任主体的明确,信息造假之后采取什么样的惩处措施等等,同时还可建议赔偿、惩罚机制,如果造假信息的发布导致他人利益受损,受害者可以依法申请赔偿、虚假信息发布者将面临行政或刑事处罚。通过国家立法,从会计信息的发布开始,进行各个环节的监管,让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发布做到有法可依,从根本上对会计信息虚假问题进行诊治。

宋颖(2018)认为大数据的重要特征就是来源广泛,这势必会增加会计信息的安全隐患。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环境风险、个人设备风险、系统操作风险以及数据运用风险无处不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这种风险,我们目前无法完全消除,只能提前预防并做好应急预案,避免系统瘫痪。尤其是系统操作风险,它不仅存在于我们企业内部的数据处理软件中,还存在于云计算客户服务端中,一旦选择了不可靠的服务商,很可能造成内部信息的泄露,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大数据背景下,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安全问题高度重视。

(2)国外研究现状

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用来对某一时间段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是外界了解企业运营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会计信息的研究一直是经济行业的重点。国外经济发展较好,关于会计信息方面的研究也早于我国。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查找和阅读,发现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信息质量和委托代理两方面展开的,以下将着重介绍。其中Berle等(1932)提出,企业所采取的两权分离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管理者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私利而对股东的利益造成损害。也正是因为两权分离,导致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为管理者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Watts等,1986)。为了增加自身利益,管理者很有可能进行会计内容的造假,从而对企业投资者和所有者的利益造成损害(Healy和Wahlen,1999)。Yeo等(2002)通过对实际情况调研提出,在管理者持有公司股份较低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质量也相对较低,随着其持股份额的不断增加,会计信息质量也在增加。但当管理者的持股水平较高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就相反。LimpaPhayom(2002)同样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管理者所持公司股份有很大的关系,其持股比例越低,会计信息质量就越高。Leftwich等(1981)和Baker 等(2000)在会计信息与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结果相同,他们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很多决定因素,其中公司的治理行为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La Porta等(1998)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提出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越高,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越低,两者呈负相关。Beasley(1996)等通过大量的调查提出,随着企业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企业出现舞弊的可能性也将会越低。Chtourou等(2000)从企业董事规模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盈余管理与企业董事规模之间存在负相关。Park(2004)认为,如果企业的盈余管理没能达到相应的目标,公司董事就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盈余管理。Kwangwuk Oh等(2015)从会计信息的效果出发,进行了不同程度控制的效果探讨。总的来说,要想获得更加有效的会计信息,要进行更加全面的内部控制和监管。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目前来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AlnoorBhimani、Leslie Willcocks(2014)和Rick Payne(2014),他们结合了大数据运行背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的转变和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1年11月12日—2021年12月20日,阅读资料,写出论文开题报告。

2021年12月21日—2022年 1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写出论文大纲。

2022年 1月 11日—2022年 3月10日,根据大纲进行调研,搜集资料,写出论文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刘玉丽.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DOI:10.27338/d.cnki.gsjmu.2019.000365.

[2]胡琼.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7.

[3]田野.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