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选题的理由:
制造业利用某种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2015年国务院将“互联网 ”上升到国家战略,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但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索洛悖论”却指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虽然在经济社会众多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对生产率的影响却微乎其微。经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故选此课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生产率的影响,全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从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现状介绍,然后对成本降低效应,生产率提升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分析,最后针对互联网发展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措施。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
影响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因素有很多,卢福财、徐远彬(2019)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制造业凭借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等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化经济,实现了“增长奇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在融入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水平、生产要素成本显著提高,我国制造业逐步显现出竞争优势不足和低端锁定的发展困境,要继续保持原有的较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我国制造业突破原有产业模式以及产品边界,找到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新模式。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论文的内容结构和研究计划:
(1)内容结构
1.引言
5. 参考文献
[1]胡俊.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南开大学,2019
[2]郭家堂,骆品亮.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J].管理世界,2016(10):34-48.
[3]蔡跃洲,张钧南.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J].经济研究,2015(12):100-1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