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市场机制核心内容的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并被信用关系所连结。没有成熟的信用社会就没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我国目前正处于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部分市场参与者的信用严重缺失,阻碍了和干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企业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里面最关键、最具活力和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推进企业信用的发展就是在推进这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就是在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信用评估的四大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先系统的介绍相关理论知识,对信用、企业信用评估的特征等进行详细的说明,为接下来所建立的模型提供理论支撑。接下来根据模型联系列举案例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1)企业信用评估理论概述。先从整体上说明国内外企业信用评估的发展及现状,企业信用评估的重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现状
信用评估出现于100多年以前的美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关系的产物其发展背景缘起于当时金融环境的动荡。约翰#183;穆迪(JomnMoody)(1909年)在其所著的《铁路投资分析》(Moody#8217;5AnalysisofRailroadinvestment)中最早提出了信用评级这一服务产品。在美国,信用评估制度确立于20世纪30年代并于70年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信用评估制度己经成为美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信用评估制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下社会出现了大批有影响力的评估机构,其中有的企业已经享誉全球。在国外,主要有三类信用评估机构,它们分别是:对资本市场进行信用评估的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机构以及对消费者进行信用评估的机构。信用风险评估技术手段在国外已有比较系统、持续的研究,也出现了不少经过实践检验的风险评估模型。这些模型无论是针对大型企业还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在风险评估上都能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其中,Logistic模型是一种非线性回归模型,是对二分类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最常用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该模型最早由Martin(1977年)用来在金融系统中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Madalla(1983年)利用Logistic模型来研究贷款申请人的违约情况,研究得出违约概率的分水岭为p等于0.551,即p大于等于0.551时为风险贷款,p小于0.551时为安全贷款。David West(2000年)通过建立多层感知器、专家杂合系统、径向基函数网络、学习向量化子、模糊自适应共振共五种神经网络的模型与线性判别分析法、Logistic模型、K最邻近法、核密度分类方法和分类树法五种统计分类模型,对准备的两种财务数据进行两类模式分类,分类的最终结果却发现Logistic模型的判别成功率达到76.3%和87.25%。
3.2国内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拟订提纲。通过学校图书馆书籍、电子网络、杂志以及硕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在学习所有与论题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炼出提纲,填写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至3月,完成初稿。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按照前期拟订出的提纲,充实论文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具体分析论证,完成论文初稿。
3、2022年4月至5月,反复修改初稿。仔细阅读初稿,对其不足之处以及语句不顺之处进行修改,并查阅近期文献充实论文。
5. 参考文献
[1]牛红红, 王文寅. 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研究[J]. 经济问题, 2008, 341(1):70-72.
[2]陈晓红, 杨志慧.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用评估体系研究--以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5, 23(1):146-153.
[3]朱毅峰, 孙亚南. 基于神经网络的微型企业信用评估特征选择及其效果评价[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8, 23(4):48-5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