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定形式向外界披露的公司内部控制的完整、真实、有用的信息,供外部使用者进行决策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过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会计造假事件越来越多,这使得投资者提高警惕,对于公司对外报送三大报表之外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求越来越高。
上市公司在经济市场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引领着整个经济市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合理披露不仅能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状况,进行合理的决策投资,而且还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监管。然后近年来财务造假事件连续不断,证券业也引起了一些轰动。为了挽救上市公司的声誉,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政府也进行了监管。2006年上海市证券交易所、深圳市证券交易所颁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8年证券监管协会联合各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些只是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指引,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一个有实用意义的课题。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概述。对内部控制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等有关概念以及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是最早提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国家,经历了从自愿到强制的过程。2001年之前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都遵循自愿的原则,2001年安然事件以及众多财务丑闻的发生,使得当年成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转折点。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这标志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被纳入强制披露。
而英国与美国不同,英国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强制到自愿的过程。1992年颁布的《卡德伯利报告》主张采用强制披露内控信息,1999年颁布的《特恩布尔报告》则主张采用自愿披露。英国的这一举动主要是由于对诉讼风险增加的担心。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5. 参考文献
[1]庄淑芹.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商业经济,2013,18:121-122.
[2]程光慧.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9-11.
[3]张妙凌.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财会研究,2012,15:56-5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