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的差异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7 11:53: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增强,我国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不断地深化发展,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和以税法为基础的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出现了日益扩大的趋势。早在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建立了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接着在2007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由于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的分离,导致二者之间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显著的差异,并且新的会计准则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之间的差异出现了新情况和新内容。而在会计实务中,必须对这些差异进行充分认识,以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和所得税纳税调整的顺利进行。本文根据我国新的会计准则和税法,阐述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的含义并探讨二者的差异,这样可以使财务人员分清差异,避免企业财务人员在税收缴款过程中出现错误,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使企业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等。而且了解了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间的差异,在减轻会计核算难度,增加会计报表信息准确性的同时,可以维护国家利益,保证国家税收不流失,在必要时也能对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进行协调。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的含义

(2)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的差异

(3)会计收入和计税收入差异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1994年以前,会计与税法在收入、成本费用、资产等各要素确认方面基本一致。但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日益增强,我国会计改革和税制改革不断地深化发展,以会计准则为基础的财务会计和以税法为基础的税务会计之间的差异出现了日益扩大的趋势。1994年我国通过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工商税制改革,在主题上形成了我国工商税制的现有格局。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也明确了财务会计要根据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确认、计量、记录会计要素,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不再依附税法和财务制度,税法和会计走向分离。2001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第20条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税款。2006年2月我国新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007年3月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法,该实施条例在2007年11月发布。至此,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二者的差异逐渐扩大,在实务和理论界引起强烈争论和反响,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主张。以盖地、于长春为代表的分离派主张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倡导建立于财务会计平行的税务会计制度。张伟,王诚明认为,税法和会计制度的部分差异永久存在,但应该充分协调税法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我国对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之间的差异研究将越来越深入。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在此次毕业论文撰写中,基本计划及方案如下:

(1)2022年11月至12月初:通过在知网以及图书馆查询并且收集有关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的参考文献及论文专著。并且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相关文献。

(2)2022年12月初至12月底:继续收集有关会计收入与计税收入有关的最新相关文献并根据这些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以及论文提纲。确定文章的结构和基本写作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何和平.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差异的制度性分析及协调.浙江学刊.2003(5):150-152.

[2]杜国良.会计收入与税法收入的差异分析.交通财会.2004(12):22-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