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5 07:05: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会计的核心是计量。因为,会计本身就是一个计量过程。会计计量的关键是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而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核心则是计量属性的选择。公允价值作为多种计量属性的集合自然成为研究的重点,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公允价值将成为会计计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通过公允价值的确定,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地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由于公允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现金流等会计信息,从而能够准确地翻译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我国现代化的企业应该重视公允价值计量的作用,使得企业的会计实务能够在遵守公允价值的条件下进行,当然,这同样也使企业的业务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FASB和IASC对公允价值的整个研究历程来看,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在理论上对其进行完善,更重要的是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我们在运用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计量属性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特点安排公允价值实施。总之,只要符合投资者决策需要、符合公允价值理念就是可行的。本文题目就在此背景下选定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运用,通过分析、研究解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如何在企业会计实务中得到运用,以及如何选择会计处理方法以反映公允价值的理念,来使正确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得到合理运用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

研究内容:

一、运用规范、比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公允价值概念和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十几年来,公允价值会计一直是国际会计界中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2000年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辑《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详尽具体的《现值问题文稿》。2003年6月FASB启动了制定《公允价值计量》的计划,并于2004年6月发布征求意见稿。在对反馈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5年10月发布了准则工作草案。由此阻碍公允价值会计全面运用的现值计量难题得到突破,公允价值在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运用大大加速。目前,国际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已由是否需要采用转向了具体如何运用方面。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的一整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8220;公允价值#8221;成为新准则的亮点。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包括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捐赠与补助、资产减值、企业年金、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众多证券界、企业界、学术界人士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继1993年会计改革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要意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2月:在搜集并阅读资料后写出开题报告;

2.2022年1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仔细研读,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现状、成果、观点,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并写出论文提纲;

3.2022年2-3月:完成初稿,重点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06).

[3]吴楷楠.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对策[J].商业经济,2011,(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