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青苗法”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开题报告

 2023-01-14 04:48: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千年来,学者们对于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研究孜孜不倦,有的学者把他看做#822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8221;的异端,而有的学者则把他奉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改革家,历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但其评价都离不开时代的要求,大多都是为了迎合政治的需要,故该论文力图更多地单纯地分析其变法期间的经济政策。

宋代是传统历史中第一个开始全面推行以两税法为标志的财产税的王朝,而青苗法又是王安石变法中经济领域的重要一环,故该论文对青苗法作出分析。

另外,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而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俗话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段历史对应一段现实,以史为鉴,以古察今,以期与时俱进,那么研究与经济发展那密切相关的财政制度、经济制度改革也具有时代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论文将视野延伸到九百年前的北宋王朝,将视线凝聚在熙宁、元丰年间由王安石主持进行的经济制度改革上,力图更多地分析其变法期间的经济政策,客观分析其政策的优劣,并与当代的农户联保小额信用贷款相联系,基于当代视角探讨王安石的财政思想。

该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包括青苗法的颁行背景、青苗法的立法意图和主要立法内容;第二部分从制度传承方面探寻青苗法的立法渊源;第三部分主要呈现在青苗法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历代学者对青苗法的评价的不同声音;第四部分主要阐述青苗法的实施效果以及失败的原因分析;最后一部分包括青苗法对当代改革的借鉴意义,着重分析其与农户联保小额信用贷款的联系,对青苗法作出一个中肯、客观的评说。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历代学者对青苗法的评说不一,封建学者把他看做#822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8221;的异端,而资产阶级学者则将他奉为富有创新精神的改革家。新中国成立后,学者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或褒或贬,但总体说来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以邓广铭和漆侠先生为代表,其二人主要从#8220;抑兼并#8221;角度出发,全面肯定王安石变法;而在改革开放之初,王曾瑜先生则以#8220;聚敛#8221;为由,否定了王安石变法。王曾瑜指出,对于广大百姓来说,青苗钱取息无疑是一笔新增的赋税。顾全芳和季平则拿常平仓法和青苗法比较,认为青苗钱取息太重,实际上是国家放债取利,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汪圣铎认为青苗法由官民两利的初旨转变为残民害国,仅仅是扩大了国家营利性经营范围#8230;#8230;

(2)国外:国外对宋代财政史的研究以日本的成果最大。1941年,东京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学者曾我部静雄的《宋代财政史》是有关宋代财政史研究得第一部专著,此后,许多著名学者,例如加藤繁、周藤吉之、青木敦、鸟居一康、八木充幸、小岩牛弘光、荒木敏一、宫崎市定等。另外,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了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美国的农业部部长华莱士在解决美国农业大萧条的经济政策中,曾全面借鉴了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思想,为美国农业问题的解决铺平了道路#8230;#8230;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时间:2022.1.11-2022.2.20

任务:收集与选题有关的资料,完成论文的构想,撰写论文大纲,交老师审阅;

2. 时间:2022.2.29-2022.4.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江剑. 北宋青苗法研究.山东大学.2011.03.15

2. 王波.基于现代视角探讨王安石的财政思想.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08.25

3. 杨永亮.内藤湖南#8220;宋代近世说#8221;文化探究.东北师范大学.2015.1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